與中國供應鏈脫鉤,是美國籌劃了十多年的事情。然而一份數據的曝光,卻折射了西方國家更險惡的用心。
前言:
多年來,全球化已經成為大勢所趨,各國之間的聯(lián)系愈發(fā)緊密,想要“獨善其身”的日子已經一去不復返了。
這種背景下,美國卻想盡辦法要求各大軍火商擺脫對中國零部件的依賴,給出的理由就是所謂的“中國威脅論”。然而在事實面前,這一切的行徑都是白搭。
(美國“戰(zhàn)斧”導彈生產線)
1.一份數據曝光,美國多年“努力”白費?
近期,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公布了一則報告,數據顯示,中國占全球武器出口市場的6.6%,相比美國、俄羅斯所占的份額差了很多。
然而,外媒話鋒一轉,稱中國占全球制造業(yè)貿易總額的20%,如果將制造武器的零部件也考慮進去,情況可能就大不一樣了。
聽到這里是不是感覺很熟悉,炒作“中國威脅論”的套路又開始了。
報道稱,如果將中國制造的零部件全部剔除,全球軍火制造商將面臨混亂,從精確制導導彈上的傳感器,到夜視鏡上的紅外鏡頭,再到防彈衣所用的防彈纖維都會出現短缺,從而產生一系列連鎖反應。
隨后,報道再次提到了美國想盡辦法與中國“脫鉤”一事,稱即便美國努力了多年,但效果微乎其微,中國在全球經濟中扮演著重要角色,其擁有的原材料和稀有金屬都是美國生產先進武器裝備不可或缺的。
(2016-2020全球軍貿出口數據)
經過多年的發(fā)展,中國確實在制造業(yè)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,高性價比自然在全球擁有了諸多的客戶,但這一切都是正常的貿易往來,別人買中國賣,并不是一些國家炒作的“中國會利用出口的產品威脅其他國家安全”。
但外媒這則報道恐怕不是簡單的要夸中國制造業(yè)發(fā)展得好,字里行間都有將中國視為威脅的意思。無論是美國還是其他國家采購中國產品,都是在全球化大環(huán)境下做出的最合適的選擇,西方想要以此給中國扣上莫須有的帽子,未免有些可笑。
對于中國產品威脅他國安全更是無稽之談,反而是美國以此為借口動輒制裁中國,問題到底出在哪一方,相信國際社會看得很明白。
2.與中國“脫鉤”,美國不是不想而是不能
實際上,2012年的時候,美國就在炒作美軍武器生產中有100萬件假冒的零部件,其中大部分來自中國,然后由此掀開與中國供應鏈脫鉤的一場行動。
但現實是,這種情況根本不可能出現,美國對中國供應鏈的依賴反而越來越深。
就拿美軍F-35來說,其發(fā)動機和飛行控制系統(tǒng)都需要使用高性能磁鐵,而構成這種磁鐵的稀土金屬幾乎全部來自中國。之前還有消息稱,由于發(fā)現了有來自中國合金制造的零部件,導致F-35出現了一段時間的交付暫停,以確保不會泄露機密。
就一個小小的零部件又能泄露什么機密呢?但由此可以看出美國現在的糾結。一方面必須購買中國的原材料生產武器裝備,一方面又擔心過分依賴會造成所謂的泄密。
現在的問題是,美國想和中國脫鉤,但卻做不到。
(美國F-35生產線)
首先,如果真的按國家之間的關系來選擇供應商,那么美軍很多武器交付計劃可能都會受到嚴重影響。要知道美國現在的制造能力就飽受詬病,如果真的徹底放棄使用中國產品,勢必會出現不小的混亂,而這對于美國也不是什么好消息。
其次,放棄中國零部件會導致美國武器成本進一步飆升。全球化就是為了實現資源的有效配置降低成本,美國就算再有錢只怕也經不住一直耗。要是連武器都用不起了,可謂是對美軍的沉重打擊。
此外,中國供應鏈全面,即便美國想盡辦法在本國打造供應鏈,但想要達到與中國脫鉤的目的也基本不可能,畢竟大家都在發(fā)展。
3.美方多番表態(tài),背后還有更險惡的用心
以中國供應鏈為由炒作“中國威脅論”,美西方已經不是第一次干了。
近年來,美國頻繁鼓吹所謂的“擺脫對華依賴”,美軍更是主張打造零部件供應鏈,甚至為此采取了一系列行動針對中國。
去年12月,美國商務部宣布對美國半導體供應鏈和國防工業(yè)基礎展開調查,目的是減少所謂的中國帶來的威脅。與此同時,許多中企被美國政府列入了“黑名單”。
即便如此,美國也不得不承認,完全擺脫中國生產的零部件絕非易事。
中國零部件是美國要買的,又不是中國追著送的,美國現在說這些話未免可笑,國際之間正常的貿易往來都能被美國扣上這樣的帽子,美國要是真的害怕,就自己關上門,全部用自己生產的東西,這樣才安全。
美國以此為由一次又一次的炒作,不過是為了向盟友渲染所謂的來自中國的威脅,希望其他國家能與美國站在一起,最好是能成為對抗中國的“馬前卒”,以達到美國“稱霸全球”的目的。
(美國企業(yè)生產車間)
不過其他國家都很清楚,與中國合作有助于國家經濟發(fā)展,盲目在大國之間選邊站是愚蠢的行為,美國炒作“中國威脅論”,也不會起到什么效果。
發(fā)表評論